best365(中国)体育官网平台入口-网页-安卓-ios
享年96岁!beat365体育中国石油大学知名教授著名石油地质专家冯增昭先生、著名探矿工程学家李世忠先生逝世!
发布时间:2024-05-06 23:06
  |  
阅读量:
  |  
作者:
小编

  beat365体育原标题:享年96岁!中国石油大学知名教授,著名石油地质专家冯增昭先生、著名探矿工程学家李世忠先生逝世!

  著名石油地质专家,碳酸盐岩沉积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地科系教授冯增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3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冯增昭教授,1926年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1993年加入中国。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至1953年在清华大学石油系任教;1953年起任教于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大学(北京)。1985年11月晋升为教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9月光荣退休。

  退休前,冯增昭教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四十四年。他治学严谨,工作勤奋;淡泊名利,勇于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爱同志,关爱学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教学之余,他忧心于我国在沉积学研究领域的落后局面,潜心翻译国外沉积学著作270余万字,为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崛起和我国石油勘探事业的顺利开展,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他编写的高水平教科书和专著,至今仍在很多高校和业内广泛使用和传播,继续为我国油气勘探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油气勘探事业发光发热。

  冯先生退而不休,在退休后的这二十六年一直坚持工作。1999年,他73岁时创办了《古地理学报》;2012年,他86岁时创办了《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3年,他87岁时发起筹建国际古地理学会,历时近十年时间,该学会于2022年7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作为我国成立的地质学领域惟一国际性学术组织。他发起成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并组织两年一次的“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至今已连续召开十六届;他发起组织两年一次的“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至今连续召开五届。

  冯先生一生著作齐身,他著有《沉积岩石学》、《中国沉积学》等沉积学著作8部,《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等岩相古地理学著作14部,《沉积岩成因》、《碳酸盐岩分类文集》等沉积学翻译著作5部及文章10多篇,第一作者文章90多篇,非第一作者文章30多篇, 共1650万字以上。

  冯先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地质事业工作了七十年!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教材特等奖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及北京市奖励14项。冯先生是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中国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中国沉积学终身成就奖,2013年学校60年校庆之际获得“创校功勋奖”,2022年获得“北京榜样”年度提名奖。

  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为党的教育事业和石油高等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师长,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冯增昭同志!

  中国优秀党员,我国探矿工程专业的创始人、学科奠基人之一,著名探矿工程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世忠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29日2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李世忠先生,1921年3月生于山西太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1年1月加入中国。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46年8月至1952年7月先后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讲师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期间于1948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7月至1975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主任、副教授,1975年至1979年任武汉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主任、教授,1979年至1988年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授,1988年起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离休。李世忠教授曾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李世忠教授是我国探矿工程专业的创始人、学科奠基人之一,著名探矿工程学家。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探矿工程系,他亲自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教材,规范课程设计,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在李先生的组织和辛勤推动下,不久便基本建成了具有高等专业教材、专业教师齐全、教学设施基本完整的探矿工程系。初步解决了国家经济恢复时期为大规模找矿实现综合勘探所需的探矿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在李先生的带领下,探矿工程被评为我国首批博士点和全国重点学科点之一。

  李世忠教授在教学科研方面拥有远见卓识,不懈推动了探矿工程专业发展。他主编的《钻探工艺学》成为探矿工程专业最早最经典的统编教材,被评为原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至今仍是我国探矿工作者的必读著作之一。他大力开展探矿工程的基础科研活动,其中“微机闭环自控钻进实验台”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他开创性地提出了以钻头切入量控制钻进工艺的新见解和钻进优化准则,为孕镶金刚石钻进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在传统岩心钻机设计改革方面首先提出应用交流变频的全新设计观念,为钻机更新换代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储备,目前已成为深孔电动钻机的首选驱动技术。他积极推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领导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成为本学科重要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打通了与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际交流渠道。

  李世忠教授一生忠于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以六十岁高龄加入中国,九十余岁时还坚持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时刻关注探矿工程领域的新变化,关注着党和祖国的新发展。他从事探矿工程事业七十余载,治学严谨、求实创新,甘为人梯、桃李满园,是一位优秀的员、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探矿工程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世忠先生!